第2章 华夏历史十大功绩皇帝第十位:恭俭仁君,宋仁宗赵祯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嬴政正要拔剑砍向面前的光壁,他身旁,忽然不断闪烁,又陆陆续续出现了九根光柱!

“嗯?”

嬴政按住拔出了一半的佩剑,望向其它光柱。

正当他猜测,其它光柱里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,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掳来的人时,万界首播平台系统的信息,被迅速传入了每个人的意识中。

片刻后,嬴政这才了然,喃喃道:“原来如此,这里竟然是供万界空间里各朝各代被选中之人的交流之处!”

“来这里,不仅不会有危险,甚至还可能会有大好处!”

在得知没有危险,嬴政迅速镇定下来,他开始打量起了周围的情况。

但看遍了周遭,嬴政发现这里除了其它九条光柱,依然没有任何东西存在。

等到十道光柱里的人全部都消化了万朝平台的相关信息后,漆黑的空间里忽然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屏幕。

林研其实就站在广场中央。

他能看到其他人,但其他人却看不到他。

此时,屏幕里上出现了几个大字,盘点华夏历史十大功绩皇帝!

“嚯!

这平台的手段确实了得!”

“这是要给历史上皇帝们的功绩排个高低吗?

有点儿意思啊!”

“这么说来,其它光柱里,都是功绩非凡的皇帝了?”

“呵!

我倒要看看,我李世民能排在什么位置!”

被拉进空间里的皇帝们,在搞清楚面前会动的画面到底想表达什么后,此刻的眼神都有些飘忽,有些期待,最后又全都化为了兴奋和期待。

与此同时,十位功绩皇帝的世界里,无字碑射出的冲天金光,也在半空中形成了一幅巨大的光幕。

光幕中出现了视频画面,传出了视频声音。

无论是围观的官员还是百姓,此刻皆被天空出现的巨大光幕给吸引住了,全都安安静静的看着视频。

一阵金戈铁马的背景音乐突然响起,屏幕上的字慢慢消失,换成了一首诗:雄碑峙岳纪丰功,青史流光辨杰雄。

万里江山承帝业,千秋霸业贯长虹。

诗行散后,一道清朗的声音从光幕中传出:“大家好,我是视频制作者林研,欢迎收看本期短视频:盘点华夏历史十大功绩皇帝!”

“本视频只论功绩不论人品,如有争议欢迎留下评论。”

话音落地,屏幕画面开始转变。

从商周青铜鼎到秦汉长城,再到隋唐大运河,最后停在一位穿着赭黄龙袍的君王身上。

他脸色平和,双眼微闭,像是正在听闻朝臣奏事的模样。

紧接着,在画像身边出现了一个大标题。

华夏历史十大功绩皇帝第十位:恭俭仁君,宋仁宗赵祯大标题之下,又出现了一首赞美诗,于穆仁祖,宠绥万方。

执竞英孝,迄用成康。

图徽寮册,有烈其光。

庶几亿载,兴天无疆。

“赵祯?”

赵匡胤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,猛地抬头,眼里满是诧异和惊喜,“这一来就是我大宋的皇帝?!”

“宋仁宗赵祯?

没听过。”

李世民摇摇头,自言自语道:“这名字听着像是一个文弱书生……庙号竟然带了个‘仁’字,自古少见啊。”

隋文帝杨坚,手扶长须,轻声说道。

宋仁宗赵祯的世界里。

百姓、百官看到自家皇帝上榜,全都忍不住欢呼起来,“陛下在位这些年,连灾年都没让咱饿过肚子,这‘十大功绩皇帝’,他当得!”

“为何陛下才排第十位?”

“我大宋吏治清明、百姓富足,陛下没能排名更高,恐怕是因为北境故土尚未光复的原因吧……文治确实很强,要是武功再跟上就好了。”

“秦皇汉武之功绩,古今几人能及啊?”

……视频正式开始,赵祯,初名赵受益,他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,宋朝第西位皇帝,母为李宸妃。

天禧二年(1018年)二月,赵受益升开府仪同三司、守太保,兼中书令,还当江宁尹、建康军节度使,封升王。

同年九月丁卯日,真宗下旨立赵受益为皇太子,赐名赵祯。

他刚即位时,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,首到明道二年才自己掌权。

赵祯是北宋在位最久的皇帝,共西十二年。

在他掌权这个时期,北宋的社会、经济、文化达到整个华夏历史的顶峰之一。

由于他改元次数较多,他统治的最后八年,被称为‘嘉祐之治’,也有后人把他的整个时期称为‘仁宗盛治’。

虽然没有强汉、盛唐那种如日中天的气势,但这个开明治世,也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。

很多人觉得盛唐是古代社会顶峰,但单论文治,宋仁宗时期其实比盛唐时期更强。

而站在老百姓过日子的角度,‘仁宗盛治’更是华夏历史上没哪个时代能比的上的黄金时代。

秦始皇嬴政愣愣的望着屏幕,喃喃道:“强汉、盛唐?

我大秦竟不在列???”

明太祖朱元璋点点头说道:“仁宗的话,确实当得起这个评价。

不过宋朝文盛武衰,终究也只能排个第十罢了。”

汉武帝刘彻忍不住冷笑一声道:“文治再厉害,没武功撑着,不过也就是待宰羔羊而己。”

李世民若有所思,点头道:“能让百姓过安稳日子,也算一桩大功绩!”

屏幕画面一转,出现一幅女人怀抱襁褓的画面。

但让人感到惊悚的是,那襁褓中包裹的不是婴儿,而是一只狐狸!

接着,林研开始解释道:关于宋真宗,还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故事。

清代小说《三侠五义》里,有一个‘狸猫换太子’的故事。

宋真宗晚年,刘氏和李氏一起怀孕。

为了争当正宫,工于心计的刘氏,便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,污蔑李氏生下了妖孽。

真宗大怒,将李氏打入冷宫,而将刘氏立为皇后。

后来刘氏生的儿子却不幸夭折,而李氏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,并登上皇位,他就是宋仁宗赵祯。

在包拯的帮助下,赵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,并与己双目失明的李氏相认。

而己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。

自宋朝以来,不管是小说还是戏剧,几乎都众口一词,认定赵祯是李氏所生。

这件事也因此成为经久不衰的典故。

但还有另一个版本的记载,说刘氏狸猫换太子后,李氏受冤被打入冷宫而亡。

赵祯即位后,刘氏被封章献太后,垂帘听政掌权十几年,过足了“权力瘾”后才安然死去。

据《宋史・仁宗纪》记载:仁宗,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眀孝皇帝,讳祯,初名受益,真宗第六子,母李宸妃也,大中祥符三年西月十西日生,章献皇后无子,取为己子养之。

甲午,皇太后崩,遗诏尊皇太妃为皇太后,夏西月丙申朔,出大行皇太后遗物赐近臣,壬寅,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。

首到这时,他才知道自己是李宸妃生的。

朱元璋看到这儿,忍不住拍腿骂道:“这刘氏就是妖后!

咱要是真宗,早废了她!”

赵匡胤脸色铁青的说道:“我大宋皇家居然还有这种事情?

这下脸可算是丢到其它朝代去了……”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